首页

欧美女王m男

时间:2025-05-23 23:52:48 作者:我的家乡dǎi得很 浏览量:16360

  中新网鄂尔多斯10月3日电 题:康巴什风华正茂20年的变与不变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在乌兰木伦湖区广场观看无人机表演、音乐烟花秀后,李恒脱口而出,“20岁的康巴什,风华正茂。”

图为国庆节当晚在康巴什上演的无人机表演。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摄

  李恒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简称康巴什)的一名“80后”,国庆节当晚,他在康巴什乌兰木伦湖区广场记录了这场令人震撼且难忘的视觉盛宴。

  夜色下的康巴什,灯光璀璨,熠熠生辉,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穿着簇新的夹克,做了考究的发型,康巴什民众田贵树用新行头迎接着国庆节假期。面对如今时尚又有活力的康巴什,他说这一切他“做梦都没想到的”。

图为在沙漠上崛起的小城康巴什。 王正 摄

  康巴什总面积372.5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2.45万,作为建立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城市,如今拥有主题各异的开放式公园广场18处,人均公园绿地104.47平方米,民众步行十分钟即可到达一处公园绿地。

  2004年,44岁的田贵树第一次听说自己脚下的这片沙地要变成一座城市,连他在内的7700多位农民会成为这座城的第一批市民。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昔日的沙地上有了宽阔的柏油马路、高耸的楼房,以及主干道上闪烁的红绿灯。

  “那时我们把轿车叫卧车,一下子发现这个新建城市的卧车实在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缭乱。”待田贵树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楼房时,鄂尔多斯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也从昔日政府所在地东胜区陆续搬迁至康巴什。

图为有着“花园城市”美誉的康巴什。 王正 摄

  如今,康巴什已经成为内蒙古乃至中国的新名片。这座城市先后承办过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等大型会议活动。

  随父母从山西省吕梁县来康巴什生活的“95后”赵薇,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起和变化。她在这里读书、高考,大学毕业后又返回来创业,如今拥有7家蛋糕店。

  “这个城市,变化是主色调。”赵薇介绍,城里的人口在增加,对外界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不少外地人选择来此置业安家,这也让当地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火热。

  “这座城市几乎能无缝对接一线城市的时尚元素,大城市的新生事物,康巴什也在引进。”8年前成为这座城市一员的高瞳介绍,他每次出差,会非常想念康巴什的美食、商超、影院、博物馆、城市书房。“这座城市特别温暖,真的是一座让外地游客来了不想走的城市。”

  高瞳是一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他喜欢在每个清晨按下按钮,让这个城市的部分道路开启无人驾驶节奏。

  “自2023年7月康巴什区智能网联观光巴士投入运营以来,目前,日常运营投放2辆,车辆间隔15分钟,全程约6公里,单日发车19班次。国庆节、春节等大型节假日会增加投放,以此满足市民游客乘车需求。”康巴什区科技局局长乔红梅介绍,“现在这座城市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最高法:贯彻从“治罪”到“治理”理念 促进森林生态有效修复

据黑龙江卫视官方微信公众号最新报道,2月18日,江苏海安西场小学工作人员回应,没有叫秦朗的学生,而且一年级只有4个班。另有媒体记者联系到江苏省西场中心小学,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关注到此事,其并非本校的学生,学校并无一年级八班,校内确实有一个叫秦朗的孩子,但并非一年级的学生。因此该视频引起了网友的质疑,有人怀疑这只是一场摆拍行为。

图览丨建交35载,中国和这个太平洋岛国有何缘分?

除了“新朋友”,消博会的“老朋友”也瞄向更多深度合作的机会。在参加消博会后,不少企业尝到“甜头”,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把更多优质消费品引入中国。

珠三角内外环管网互联互通项目 穗莞干线建成投产

日前,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

(两会访谈)不枉不纵、有错必纠——专访最高检重大犯罪检察厅厅长元明

本次演出季将分为4大演出系列,分别是大型精品剧目系列、话剧脱口秀系列、世界音乐之旅系列和亲子儿童剧系列。33部剧目共50场演出,涵盖杂技、歌舞、戏剧、器乐演奏等艺术门类,能够满足观众多样化的娱乐需求和审美需求。

2024株洲马拉松鸣枪开跑 1.5万名中外跑者畅跑“制造名城”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社会资本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农业农村部编制年度《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数字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等领域。通过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撬动作用,创新社会资本投融资模式,实现多方共赢。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动员社会资本在废旧矿山上探索“矿山复绿+现代苹果示范园”生态修复模式,建设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园,延伸开发苹果酒、苹果脆等产品,打造馨果书屋、咖啡餐吧等文旅项目,开展山地户外拓展等活动,培育壮大“旅游+”新业态,2023年全区接待游客4245.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7.88亿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